首页 > 酒店新闻 > 公司新闻

AG 真人百家乐试玩平台|郑州市坚持依靠群众推进都市区建设

发布时间:2025-10-15 17:00:54    次浏览

核心提示:201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省委对郑州的“三大一中”战略定位,紧紧围绕市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郑州都市区的目标任务,谋划实施了以航空港实验区为统揽、以“三大主体”工作为主导的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调研时要求,郑州的E贸易要朝着“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迈进,国际陆港要“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做贡献”。 省委书记郭庚茂指出,郑州要承担“双重”责任,一方面要承担自身发展的重任,这直接关系到郑州老百姓的福祉;另一方面还要担负起服务区域发展的责任,即实施“三大一中”战略,通过自身的发展、服务功能的完善,带动全省的发展、服务全省的发展,甚至服务更大区域的发展。省委副书记、省长谢伏瞻要求,郑州不仅仅是郑州人的郑州,而是全省的郑州,郑州的城市形象代表着河南的整体形象,河南在全国地位的提升首先要靠郑州地位的提升来带动,郑州要担当起领头雁和尖兵先锋的角色,践行“四个率先”,担当省会责任。省委、省政府对郑州寄予厚望,近期出台的《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明确提出“建设郑州现代化国际商都,打造有影响力的高端核心城市,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希望通过郑州的发展,抢占制高点,带动河南走向国际化、加快现代化。三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团结拼搏、创新进取,开创了郑州都市区大刀阔斧、势如破竹的建设新局面,使郑州步入了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的快车道。为系统梳理全市上下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探索实践和成效,进一步深化对郑州都市区建设决策部署的科学性、正确性和有效性的认识,进一步坚定加快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准确把握郑州都市区建设的方法路径和经验做法,为今后的发展厘清方向、坚定目标、提供指导,郑州报业集团旗下的《郑州日报》、《郑州晚报》、中原网、中原手机报和新媒体矩阵,联合郑州电台、郑州电视台等媒体,同步推出“加速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 为‘中原更出彩’点赞”——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型报道,今日刊发——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型报道之 长效机制篇 中原网讯(郑州报业集团记者 李 颖)“有事找网格长”,是近年来郑州老百姓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百姓口中的“网格”就是具有郑州特色的以网格为载体“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2012年以来,我市以网格为载体,构建起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与群众自治有效衔接、互为支撑的基层治理结构。3年来,围绕这一机制的探索建立、创新深化和完善提升,全市上下、各级各界用心谋划、用力落实、用德履职,各级党委、政府围绕条块融合、职责落实,加强领导、建立组织、设计流程、层层推进;基层网格人员责随职走、心随责走,从被下沉网格到主动担责履职;广大人民群众从最初的不认知到自发自觉参与、积极主动发挥作用,成为推动各项问题解决和工作落实的中坚力量,实现了群众路线的实践创新、社会治理的模式创新、工作落实的机制创新。细细密密的网格织起一张“民情图”将郑州辖区按照一定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成为很多个“块”;政府职能部门人员下沉、职能下放,成为很多个“条”。通过“条”的职能在“块”中发挥作用,通过“块”上的责任固化,实现“条块融合”,让广大干部走进基层、深入基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离群众最近的事儿办好”,成为下沉网格干部对老百姓的庄严承诺。刘敏是中原区汝河路办事处金苑小区社区三级网格长,刚当上网格长那会儿,她以为就是多挂个名,“走进群众才知道网格里有很多事儿需要我们去做,办公室坐不住了,有空总想到格里转转,跟群众聊聊,生怕哪里工作没做好出了问题。”“与百姓贴得越近,受教育机会就越多。”管城回族区城东路办事处三级网格长楚征毫不讳言:以前下去,不是执法就是检查,群众见到我们躲着走,当网格长之后,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做起,实实在在服务群众,现在,和群众的距离近了,走进社区一些阿姨大老远看见就喊开了:格格来了,格格来了,听着就亲切。如今,像楚征这样活跃在网格一线的干部有4.5万余名,小网格已经成为他们践行群众路线,在群众服务中显身手、争作为的大舞台。面对面听民声,实打实解难题。对此,上街区中心路办事处盛世社区和根山深有感触。他回忆说,起初他所在的居民楼房产证一直办不下来,为这事儿,他和几位业主一起不知道找了多少人,腿都跑细了,“网格化”在郑州开展后,业主们试着把问题反映给下沉到社区工作的房管局同志,通过联席会,两个月后房产证就办下来了,解决了大伙儿的大问题。“网格虽小,力量真大。”二七康桥华城社区荆花提起社区的网格长,连连竖起大拇指,“谁家有矛盾了帮助调解、谁家有困难了帮助解决,大小事都操心。这两年,还在我们社区组建了十几个义务工作队、服务队,如今,不仅公益活动多了,文化活动也火了,社区里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帮,社区就是我们的大家庭。”编辑:赵静联系记者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郑州实践从社区(村)到普通群众,是名副其实的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这段路看似很短,却是最难“啃”的一段,其实,在教育实践活动提出“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大命题之前,郑州市在历时3年多的探索实践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2012年2月,为破解管理体制中条块分割、信息屏蔽、相互推诿、责任缺失的问题,解决“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住的看不见”的难题,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推行以网格为载体的“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按照“条块融合、职责明确、联动负责、逐级问责、网格覆盖”的原则,新机制架构起“三级网格、四级平台、五级联动”的工作格局:以各乡(镇)办为基本单元划分的一级网格186个,以行政村(社区)为单元划分的二级网格2681个,以村民组(楼栋)为单元划分的三级网格13869个。每个网格由乡(镇)办公职人员担任网格长,按照“定人、定岗、定责、定奖惩”的原则,将各网格管理责任明晰量化到具体人。目前,13000多个三级网格已覆盖了郑州城乡每一寸土地,4.5万多名公职人员下沉融入基层网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开发建成市、县(市)区、乡(镇)办、村(社区)四级联网的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对问题按照职责范围实行逐级发现、逐级办理、逐级报告,群众反映问题统一汇集、统一办理、统一反馈,确保了各类问题“应发现、尽发现,应处置、尽处置”。通过市、县(市)区、乡(镇)办、村(社区)、村组(楼院、街区)上下五级联动,地方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和群众工作队三方联动联责,构建“事事有人管、人人都有责”的格局。“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为的是促进社会治理方式由被动处置问题向主动解决问题转变,由事后执法向源头治理转变,由突击式、运动式履职向常态化、制度化履职转变,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为了群众”和“依靠群众”有机结合经过3年的实践,长效机制建设探索出了不少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的好经验、好做法。干部以前“宅”在机关里,现在“忙”在网格上。2012年以来,全市市直、县(市)区直部门的主要领导同志坚持每年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和精力调查研究群众工作,领导班子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成员带队驻村(社区),机关干部每年有三分之一的人员参与驻村(社区)工作,主动为群众服务,共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00余万个。政府基层履责能力明显提高,群众办事难、维权难问题得到了有效化解。通过信息平台实现上下联动,3年来,市、县两级共组织召开联席会议2500余次,开展联合执法2100余次,解决重难点问题11000余件;2013年以来,全市40个审批部门累计受理即办件业务29.5万件,全部在承诺时限内办结。通过引导各类基层党组织把工作重心转到整合各种资源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上来,以服务赢民心,解决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怎么建设、靠谁服务、怎么服务”的问题。干部监督管理的科学性显著增强,解决了“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和“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问题。奖优罚劣,3年来,全市共对700余个责任单位和4000余名责任人进行了问责;3年来,市、县两级表彰长效机制工作先进单位700余个次、先进个人3300余人次,对800余名表现突出干部进行了提拔重用。网格化管理提高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各级网格积极探索、创新实践,成立党员代表、联户代表、楼院长、党员志愿者、社会治安志愿者等自治队伍,建立了村规民约、社区公约、星级文明户评选、“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等自治措施,让人民群众参与决策和管理,使决策和管理变为了群众的行为自觉,实现“为了群众”和坚持依靠群众有机结合。持续深化规范提升保障中心工作落实以网格为载体的长效机制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社会治理创新方向完全一致,也与省委提出的“双基双治双安”建设和教育实践活动的本质要求高度契合。方向明则道路清。3年来,在长效机制的推动下,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取得新突破,群众生产生活得到新改善,发展环境得到新优化,社会和谐得到新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得到新提高,党心民心得到新凝聚,基层基础得到新加强。全市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都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态势,其中,长效机制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规范养犬、流浪人员救助、舆情信息排查、黑诊所整治、安全隐患排查等阶段性重点工作方面起到重要保障作用。全市各级网格人员从维护群众利益的小处想起,从关心群众冷暖的小事做起,从引发群众纠纷的小矛盾调起,从关系群众安全的小隐患整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小细节改起,充分发挥长效机制对各类社会矛盾发现早、介入早、处置及时的优势,既降低了管理成本,又避免了矛盾升级扩大。2012年以来,全市围绕“七大领域”矛盾问题和城市管理提升13项重点工作,排查发现各类问题信息400余万件,95%以上化解在基层,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问题不出网格”。当前,全市各级各部门主动运用长效机制推进中心工作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依托网格谋划、服务、保障中心工作的氛围已经形成,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和成型的做法,这接到了地气、连上了民心的新机制,将在持续深化规范提升中为郑州都市区建设保驾护航。